
你的位置:彩票娱乐平台注册送28 > 新闻动态 >
发布日期:2025-07-20 09:27 点击次数:62
《资治通鉴》第八十八卷 晋纪十
西晋·晋愍帝建兴元年(癸酉,公元313年)
【原文】
睿参佐多避事自逸,录事参军陈頵言于睿曰:“洛中承平之时,朝士以小心恭恪为凡俗,以偃蹇倨肆为优雅,流风相染,以至败国。今僚属皆承西台馀弊,养望自高,是前车已覆而后车又将寻之也。请自今临使称疾者,皆免官。”睿不从。
【译文】
司马睿的参佐幕僚大多逃避事务求得自己安逸,录事参军陈对司马睿说:“洛阳太平安定的时候,朝臣们认为小心谨慎属守职责的是平庸,认为傲慢放纵是优雅,这种风气流行感染,以致国家败亡。现在您的幕僚属下也都效法继承了洛阳时的弊病,修养名望自以为高,这是前面的车子已经翻了而后面的车子又将重蹈覆辙。请求从今以后,接受职任却又称病不行使职责的,全部免去他们的官职。”司马睿不听。
【解析】
存必然有理。
要我说,存在未必有理,但是一定是有因。
造成一件事的原因是什么,一般人只能看表面当下的原因,高手却知道,任何事的发展都是一连串事件累积而来,原因不在于当下,而在于过往。
比如说西晋八王之乱,表面上看是西晋宗室的大乱斗,但究其原因,其实是司马家吸取了曹魏限制宗室,造成宗室虚弱无法限制外姓窃权的教训,于是大肆分封宗室,希望通过宗室掌兵来稳定司马家的权力格局。
这是司马炎在西晋建立之初就定下的策略,恰恰也是因此为后面八王之乱埋下伏笔。
而造成西晋乱局的不单单是八王之乱,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共同叠加。
比如上面材料中,陈頵对司马睿的建议。
陈頵认为,司马睿手底下这些人都是混子,想要重整朝廷就要把这些人给搞走。
但就像开头说的,存在必然有因。
这些人变成混子,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而是从司马炎时代到八王之乱这几十年不断沉淀下来。
司马炎的时候搞九品中正,世家子弟不需要努力就能得个一官半职,人家升职不靠业绩,纯靠关系、出身,你觉得这些人会去努力做事?
这种风气一旦形成最大的弊病在于对那些踏实做事的人是一种伤害。
就算你不想混,就算你觉得做好手中事是对自己负责,但是当整个环境都是混日子,你还在那里卷,那你就是不合群,人家就会排挤你。
鹤立鸡群的本意不是说鹤美鸡俗,鹤为什么要去到鸡群中间?错的不是鸡,而是鹤。
虽然风气在变,但不至于很严重,关键在于司马炎死后,八王之乱的这10年。
踏实做事、忠心朝廷的基本上都死光了,留下的基本上都是混的。
这些人是老油子,看明白朝廷变来变去无所谓,自己有得官做就行了,管他那么多。
所以,环境的改变就这样一点点沉下来。
从一开始只有少部分人,慢慢这种人变多,并占据高位,最后大多数人都是如此,整体的风气也就改不过来了。
所以,问题不是司马睿手底下这些人为什么混子居多,而是这么多年风气的沉淀,混子太多了,司马睿怎么挑、怎么选,也就这么一回事了。
陈頵看出司马睿的手底下这些人的问题。
要是天下太平,这些人混混就算了,但是南边的小朝廷可是要北伐夺回故都的,司马睿用这些混账玩意,守个洛阳都不行,还指望夺天下?想多了吧。
说到底,这就是环境与人动态适配的问题。
好比说,一个公司现在业务要转型,大力开发新市场。
那么原来的老业务员,能跟上转变自然能有一席之地,甚至还能重用,更不上的,你以前有功劳、苦劳、疲劳也没有,依然要靠边站。
一个时代,有一个时代的唱法,不换思想,就换人,就这么简单。
陈頵对司马睿的建议底层逻辑就是如此。
但要我说,陈頵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卷王、搞业务的骨干,其实有些东西他是没有看明白的。
混日子的那些人,当真一开始就想混日子?
不就是经历了一些事后看清楚了、心凉了、血冷了,最后就无所谓了。
讲难听的,陈頵要是经历过这些人的过往,他还能坚守几分?对半开就不错了。
在这些混日子的人眼中,陈頵就是以前的自己,而这些混日子的人可能就是陈頵的将来。
这种经历其实我自己也有过。
以前我职位还不高的时候,看有些领导,混日子,事情也不干,发工资少了还好意思和领导吵。
我就觉得这些个领导都是虫豸,应该把他们搞下去,换上如自己这样想干事、能干事的上来。
但是当自己真上到那个位置之后,反而有种自己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的那种感觉。
究其原因也是自己经历多了,很多事就看透了,想的多了复杂了,也没了以前的一腔热血了。
最后再来说说司马睿。
司马睿手底下这些参军什么货色他肯定是知道的。
这些人对他北伐毫无用处,他也是知道的。
但司马睿要的不是北伐,他是想控制稳定南方,所以他必须要任用大量南逃的北方士族,哪怕这些人的确就是垃圾、混子,都无所谓。
因为,司马睿压根就不是要这些人有没有才(当然有才更好),司马睿是要用这些人来卡自己在江东的生态位。
张麻子对黄四郎说“没有你,对我很重要。”
司马睿对这些混子说“你存在,对我很重要”
所以,这就不是用不用人才的问题,而是政治权力结构需要的问题。
这下你明白了为什么司马睿不听陈頵的建议。
非是不知道陈頵说的对,而是此刻司马睿主要矛盾不是这个。
【闲扯】
只有时代的某某,没有某某的时代。
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。
反过来,一个时代也只能干一个时代的事,身处于时代中的人,自然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来调整自己。
想要在新时代还能有一席之地,自然就不用沿用以前的思维和方法,必然要改变。
从来没有时代来适应某个人,只有人适应某个时代。
上面材料,司马睿手底下的那些参军混子也是如此。
司马睿腾不出手来,他们还能混一混。
但旧的时代已经远去,新的时代正在到来,交替之间的混沌既是这些混子最后快乐的时光,也是给他们转型适应阵痛的缓冲期最后的机会。
等司马睿缓过劲来,你看这些混子参军还能留下几个?
估计,没几个吧。
会自我改变的人终归是少数,人一旦适应了某种环境,想要改变很难的。
时代列车滚滚向前,不断摔抛下那些不合时宜,腾出空位以待后进贤者。
所以从这种宏观来看,阶层会固化?普通人没机会?
人一生一定会经历几个时代,而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。
当时代改变的时候,中间的混沌,必然有一些无法适应时代改变的人跌落。
跌落造成的需求空缺不会消失,一定会有被新人填补,这个过程就是阶层松动、机会爆发。
拥抱时代变化,适应时代改变,你才能在那些跌落者身上吃到你想要的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